近年來,青年人才成為銀川市人才的最大增量,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動能。如何持續涵養優質人才服務保障環境,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來銀創新創業?銀川市正在書寫一份誠意滿滿的答卷:高標準落實創新創業、招商引資各項政策,“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全覆蓋人才住房保障體系……多措并舉,多維發力,讓銀川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銀川更有為。
就業有保障 創業有支持
畢業季還沒到,寧夏大學大四畢業生李春紀就通過招聘會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在年初銀川市舉辦的2023年寧夏(銀川)“春風送崗·圓夢職場”春季大型招聘會上,他看中了寧夏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并投了簡歷。經過面試洽談后,順利簽訂了就業協議。對于這份工作,李春紀直言滿意,稅前薪資6000元,社保和公積金待遇完善,還有免費住宿,7月份他就將到公司報到,進行崗前集中培訓。李春紀說,截至目前身邊很多同學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政府部門和學校都對畢業生就業給予了巨大的支持,“年初到現在,社會面和校園里的招聘會一場接一場,不僅有本地企業,還有很多外地優質企業來招聘,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學校還組織就業指導課程,手把手教我們寫簡歷,分享面試經驗,幫助大家更好地就業。”
今年以來,銀川市就業與創業服務中心高質量籌辦及協辦全區就業大型活動。從自治區“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啟動儀式、2023年寧夏“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暨高校畢業生就業洽談會活動、2023年寧夏(銀川)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等系列招聘會,再到剛剛結束的職引未來—2023年全國大中城市巡回招聘“銀川站”活動,銀川市不斷搭建求職供需雙向就業平臺,高密度、多頻次、常態化開展專項招聘活動,促進廣大青年高質量就業。
與此同時,銀川市就業與創業服務中心集中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校園宣講活動,重點分析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介紹銀川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就業創業政策,對即將畢業的高校學生提供求職建議、職業規劃指導等。于婧涵是寧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2023屆學前教育系畢業生,在聽過4月19日的就業創業政策校園宣講后,對就業這件事有了新的認識:“原來銀川市有那么多見習實習和補貼政策,創業也有支持政策,還能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這場政策宣講讓我大開眼界,激發了我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與大多數同學不同,23歲的官清榮從廈門某高校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銀川創業。她做了一個電商鋪子,線上銷售寧夏特產枸杞。談起創業靈感和初衷,官清榮說,在廈門上學時,發現福建人特別愛喝茶,就想到了家鄉的枸杞。2021年畢業后,官清榮回到銀川,和家里人一合計,認為做電商、賣農副特產這條路可以走。多方咨詢后,她在銀川數字經濟產業園申請到了免費的工位,電商小店“巧農鄉味”便開張了。
創業以來,官清榮和家人努力地經營著小店,雖然現階段小店的流量和銷售額并沒有達到預期,但她并沒有灰心氣餒,而是不斷嘗試著各種方式進行引流。“其實寧夏的特色農副產品很多,除了枸杞,還有灘羊、葡萄酒、硒砂瓜等,我希望能盡一份力量,讓它們被更多的人看到,走出去。”官清榮說。
記者從銀川市就業與創業服務中心獲悉,今年以來,銀川市持續加大初創實體企業支持力度。完善擔保貸款內控機制建設,強化創業資金風險防控。截至3月底,開展創業政策直播4次,培育創業實體1190個,創造新崗位1863個,創業帶動就業2188人,市本級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002.2萬元。同時,我市扎實組織梳理企業技能培訓需求及培訓種類,精準設置培訓種類,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技能培訓活動。截至3月底,已開展各類技能培訓978人。
筑好“安居巢” 留住“金鳳凰”
畢業于西安理工大學材料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侯靖媛在銀川就業快一年了,安居樂業這個樸素的小愿景,她在銀川實現了。2022年,侯靖媛入職寧夏北方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研發主管一職,主要從事碳化硅陶瓷產品的研發。當初選擇在銀川就業,僅僅因為看中了企業提供的優質研發平臺,沒想到銀川這座城市還為她準備了一個驚喜彩蛋——青年人才共有產權房。
侯靖媛所在的公司位于賀蘭工業園區,離家比較遠,上下班雖然有公司通勤車接送,但每天上班單程就要花費1個多小時。后來得知銀川市有一系列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可以申請共有產權房,她便提出了申請,如今已經順利通過申請。房子離單位只有不到半小時車程,每年僅需繳納1.8萬元房款,在銀工作6年后便可享有100%產權,安家成本大幅降低。“作為寧夏人,我深刻感受到家鄉發展和就業環境越來越好,一系列誠意滿滿的引才政策,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到銀川工作、安家,希望在銀川這片熱土發光發熱。”侯靖媛說。
去年,我市出臺了《銀川市人才住房保障管理暫行辦法》,建立起從高精尖缺人才到青年大學生全覆蓋、多層次的住房保障機制,為大學生提供低租金公租房、“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共有產權房、租房補貼和最高40萬元購房補貼等多元化保障。新引進博士研究生進入銀川企事業單位工作,可按“七五折”價格購買高端人才共有產權房。碩士研究生首次在銀入企就業創業的,個人每年承擔3萬元房款,六年后即可獲得面積90平方米以內青年人才共有產權房的全部產權。新就業大學本科生享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在銀川市無自有住房的新市民、新群體,只要年滿18周歲,可申請入住保障性租賃住房。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07人享受到了共有產權房;先后有千余名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享受生活補貼及購房補貼。我市還為重點產業重點企業新入職的大中專(技工)院校畢業生發放生活補貼,在一線技術技能崗位工作的,每月發放400元,最長補貼一年。2020年至2022年,共為近900人兌現該項補貼385萬余元。
今年,我市成立了“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服務保障專班,將所有涉及部門納入其中,明確服務專班職能,對標最高標準,確保承諾的政策待遇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同時在市民大廳設立了“十萬大學生留銀川服務窗口”,并開通了服務熱線,方便大家咨詢辦理有關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