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公司3D打印的小“萌獸”。(左起分別為:鯤鵬、白澤、貔貅、麒麟)
大廳內的“成年版”麒麟。
辦公樓大廳內的花園里,五只“神獸”徜徉其中。
前段時間,在?谑信e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一只來自寧夏的“萌獸”尤為惹眼。這只圓腦袋、大眼睛的綠色小“萌獸”,采用央視總臺“百人千創”合作計劃的山海萌獸IP原型,利用共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3D打印設備生產。
A “出差”回來的小萌獸
4月21日下午,記者在位于銀川的共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稱“共享公司”),見到了這只“出差”回來的小“萌獸”,它端坐在桌面上,看不出絲毫“倦怠”,而共享公司辦公樓大廳一大片室內綠植中,包括小萌獸在內的幾只上古神獸“徜徉”在這片綠色中,神氣活現。
同樣精神奕奕的共享公司3D打印工坊廠長張璐看著它,一臉寵愛。她笑著說,這只小“萌獸”現在可是小明星了,人見人愛。的確如此,小“萌獸”睜大了眼睛,萌萌的表情中帶著點兇猛,頭上的角還沒長大,看上去軟嘟嘟的,整個樣子十分可愛。張璐說,它的造型源自《山海經》,采用央視總臺“百人千創”合作計劃的山海萌獸IP原型,利用共享的3D打印設備生產。
張璐介紹說,《山海經》與《易經》《黃帝內徑》被稱為上古三大奇書,《山海經》包含著關于上古地理、歷史、神話、天文、動物、植物、醫學、宗教以及人類學、民族學、海洋學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諸多內容,是一部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書中的神獸,也反映著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與思想活動。目前共享公司打造的“自在山海”項目,就是將古典與時尚、傳統與現代,看似遙遠的要素,有效相融。她說,雙方將通過線上新媒體營銷結合線下景區展陳的形式,共同致力于傳播民族文化。
B 這只神獸是打印出來的
3D打印技術又稱增材制造,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將可粘合材料逐層疊加以構建現實三維物體的技術。作為“決定未來經濟的12大顛覆技術”之一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引擎”,3D打印標志著從傳統制造邁向智能制造的巨大產業變革。
“這4只小神獸的材料都是樹脂,我們這次采用的是立體光刻成型(SLA)方法來打印的,使用激光逐點掃描液態樹脂面,通過點—線—面的順序固化,以完成一個層面的成型,再配合成型平臺的移動層層疊加構成三維實體。”張璐說,3D打印拋棄了昔日的模具成型方式,加工精度高,打印成品表面光滑,成型效率高,就像這4只小神獸一樣,3D打印出來的作品“有棱有角”,活靈活現,造型復雜,傳統模具很難制造。
在共享公司的展陳室,還有很多砂型打印作品,張璐介紹說,砂型打印是通過粘結噴射3D打印技術來實現粉末成型。主要過程用噴墨打印頭將粘合劑噴到粉末里,從而將一層粉末在選擇的區域內粘合,每一層粉末又會同之前的粉層通過粘合劑的滲透而結合為一體,如此層層疊加制造出三維結構的物體。“尤其在鏤空作品中,砂型打印的優勢更是凸顯。”張璐說,傳統工藝制作鏤空作品難度大,耗時長。3D打印精度高、高柔性、無需開模、無庫存、工藝流程短,優勢明顯。
C 上古文化與3D打印完美融合
“未來我們的‘自在山海’項目,還會有一系列的研發內容。”張璐說,《山海經》大約記載的有128只神獸,“自在山海”項目會逐一去開發,目前已經打印完成的,已有42件作品,這些作品,未來將與大家見面。
她說,神獸映射的是每個人,它的成長,也可以映射每個人不同的人生階段,是可成長的IP發展線路,不僅可以體現不同階段神獸的不同特征,不同階段每個人的人生感悟,更是可以打造可持續追隨的、有長久生命力的優質國民文化。在她的描繪中,一幅“山海”畫卷徐徐展開。
“自在山海”項目計劃打造以《山海經》為主的傳統文化國潮化的平臺,建立128個神獸模型庫,以此為基礎,開拓潮玩產品、城市國潮文化IP打造、國潮研學基地、山海經潮玩樂園、IP授權聯名等業務。打造屬于國潮IP品牌潮玩節、IP展、山海經元宇宙展、潮玩手辦等。為城市打造屬于當地的文化國潮IP,通過IP賦能區域城市更新,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通過IP+節慶、旅游、商變美陳、文創產品、旅游產品、夜經濟、國學國潮博物館等來提升當地時尚元素和拉動城市GDP大幅增長。
“比如未來我們可以建設‘山海經’主題夜市,打造‘山海經’樂園、主題公園,創建上古影視基地等等。”張璐說,遙遠的上古文化,在前沿的3D打印技術中與現代完美融合,散射出耀眼的光芒。 記者 劉旭卓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