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寧夏鹽池縣惠安堡鎮,正值作物新種、播種移苗時節,楊兒莊村村民范學宏家中迎來新變化:庭院內多了一圈圍欄,里面種上了各種果樹苗和蔬菜。“種活了,政府還給補助呢!等果子熟了,自家能吃、也能賣,院子漂亮了,順帶還能補貼點家用,真不錯!”范學宏笑著說。
今年來,惠安堡鎮以打造“全景式”和美鄉村為抓手,將環境衛生整治與農戶庭院經濟發展相結合,既要鄉村“面子”靚,也要庭院“里子”凈,打造“內外兼修”的和美鄉村新景象。
谷雨過后的小鎮,榆樹搖曳、綠水清波。由鎮、村干部及環衛工人組成的環境衛生“整治大軍”掀起一場熱火朝天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戰,當起了鄉村環境的“化妝師”。為了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環境變化,惠安堡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建立“黨支部包區塊、村干部包組、網格員包戶”責任制,結合“全域覆蓋、包干到戶”要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村組網格每日的重點工作,做到“點線面”綜合發力,切實營造干凈、整潔、舒適的人居環境。2023年第一季度全鎮環境衛生整治累計動用車輛480余臺次,使用人工3000余人次,清理各類垃圾3500多噸,配備垃圾桶、箱1951個,清理“三大堆”90余處。
一花一世界,一院一生活。“老百姓的生活不僅有雞鳴狗叫,還要追求干凈、美觀、時尚的家庭風貌。”惠安堡鎮有關負責人說。該鎮以農戶為主體,以“市場化、規;、特色化”為導向,結合一村萬樹項目和《鹽池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鹽池縣2023年造林綠化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發揮閑置土地資源作用,在農戶房前屋后修建圍欄,鼓勵有條件的農戶種植蔬菜果樹,對達到10株以上且已掛果產生經濟效益的農戶,每株補助100元。同時,對211國道的死樹進行清理,并補植補造同類樹種。目前為止,全鎮種植以蘋果樹、杏樹、桃樹為主的果樹1萬余棵,庭院蔬菜種植率100%,引導群眾把各具特色的院景“小星火”,匯聚成美美與共的“大光圈”,讓“方寸”之園點“靚”鄉村美景。
小鎮煥新,始于顏值提升,重在歷久彌新。為了讓村莊環境從“一時美”走向“持久美”,惠安堡鎮嚴格落實集中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建立健全考評激勵機制,深入推行網格化管理、積分制激勵、“三包”責任制倒逼等機制,人人動手、戶戶參與、村村比拼,給美麗鄉村建設吃上“定心丸”,讓百姓心里“全是美”。今年來,全鎮共打造環境衛生整治示范組12個、示范戶120戶,廣泛宣傳、群策群力,營造政府組織、群眾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戶戶是景,村村如畫”的和美鄉村新景象正在惠安堡鎮徐徐展開。(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