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雙梁井看看去,紅梅杏樹栽得一排排,之前的荒沙地變成了‘花果山’。”在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大水坑鎮大水坑村附近,污水處理廠碧波粼粼的再生水形成小河流,看著野鴨嬉戲的場景,村民尚杰頗為興奮。
今年以來,鹽池縣大水坑鎮按照鹽池縣生態建設保護修復提升五年規劃方案,積極推進“山林權”改革試點工作,大力實施“一村萬樹”工程,春季造林總面積已達3300畝。雙梁井大水坑鎮污水處理再利用片區升級擴容700畝經果林,在擺宴井村牛皮溝企地共建片區實施以地換林項目1000畝,在柳條井、擺宴井、新泉井等5個村莊實施綠化項目928畝,全力引導育苗戶自主造林600畝,輻射帶動79個自然村(點)林木撫育、草原生態修復11.1萬畝,初步形成“兩區五村多點”生態建設綜合示范區。
下一步,大水坑鎮將以“抓生態促發展”“抓環境促宜居”的思路,大力實施生態建設、美麗庭院、廁所革命、人居環境等工作,著力打造“圍村一片林、路旁有樹蔭、庭院花果香、滿目蔥郁綠”的綠色風景線,全力提高全鎮森林覆蓋率和林草質量,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持續發力,著力構筑宜居宜業和美鎮村。(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攀 通訊員 馬剛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