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這家店一直在冒煙,可能著火了,快來看看。”近日,在寧夏銀川市,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的快遞員何鵬,在派單中發現轄區尕原小羊餐飲庫房冒煙,第一時間與社區聯系,因發現的及時未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在寧夏銀川市興慶區麗景街慶春社區,有一支特別的隊伍,12名快遞小哥組成“城市小蜜蜂”志愿服務隊,利用日常派件間隙,發現轄區問題,收集民情民意,成為社區治理的“移動探頭”。
近年來,銀川市持續加強快遞行業黨建工作,成立快遞行業黨委,通過擴大組織覆蓋、強化服務保障、促進作用發揮,進一步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凝聚力、組織力和戰斗力。
多元聯動 讓黨的組織“建起來”
“銀川市現有快遞企業105家,分支機構137個,末端網點2799個,從業人員5097人,2022年11月我們組建快遞行業黨委,抓住龍頭企業,管好末端網點,構建起快遞行業黨委—企業黨支部—快遞網點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推動直營企業、加盟企業和第三方合作公司黨務共抓、黨員共管、發展共商。”銀川市快遞行業黨委相關負責人說。
縱向上,銀川市委組織部牽頭抓總,成立快遞行業黨委,由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擔任黨委書記,郵政公司、交通運輸局等相關單位責任人擔任成員,統籌指導推動黨建工作重點任務落實。橫向上,建立快遞行業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協調相關單位共商解決安全監管、聯合執法、提升行業服務能力等重點難點事項。
“針對快遞員流動性大、不愿主動亮明身份、組織關系轉接難等問題,開展百日攻堅、集中組建季行動,通過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全面摸排黨員,通過單獨建、聯合建方式成立快遞黨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實現快遞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銀川市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專職副書記陳靜介紹。
精準服務 讓各方力量“聚起來”
“拿到房子鑰匙感覺像做夢,一點都不真實。”郭軍從老家中衛市海原縣來到銀川打工,現在是韻達快遞銀川公司的一名快遞員,工作這些年,他最頭疼的事就是租房子。“一年搬3次家,哪兒便宜往哪兒搬。”2022年9月,郭軍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申請了公租房,沒想到申請很快通過,一家四口終于有了自己的家。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住房問題是外來務工快遞從業者面臨的最大難題。”快遞行業黨委書記吳偉民介紹,為加強關心關愛,進一步提升快遞從業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銀川市擴大公租房申領覆蓋面,劃撥258套公租房供快遞小哥居住。
根據快遞從業者群體特點,銀川市整合快遞行業協會、工會、衛健、醫保等部門資源,定期開展“健康義診”“愛心義剪”等暖心活動,切實讓新就業群體感受到組織關愛。開展“最美快遞員”評選活動,不斷提升快遞小哥社會認同感。
在企業聚集、快遞員集中的園區打造集黨建活動、職工服務、行業發展成效展示于一體的快遞行業黨群服務中心,積極發揮暖人心、聚人氣的作用,切實把黨員有效組織起來。先后打造56個集學習、休息、服務、咨詢、宣傳為一體的“小蜜蜂驛站”,為快遞員提供避暑取暖、飲水充電、應急醫療、圖書借閱等暖心服務。
搭建平臺 讓作用發揮“實起來”
近日,在賀蘭縣天鵝湖社區開展了一場“領身份展風采”活動,社區黨委為8名快遞小哥頒發聘書,聘請其兼任社區網格員,通過認領“信息收集”“問題反饋”“志愿服務”等崗位,主動參與社區治理,貢獻力量。
銀川市搭建快遞從業黨員發揮作用平臺,利用快遞網點遍布城鄉、快遞從業人員走街串巷的特點,推廣以黨員為骨干組建志愿服務隊、發動黨員擔任網格員等做法,引導快遞從業人員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社區文明宣傳、關愛孤寡老人等服務項目,當好社情民意“信息員”、城市形象“宣傳員”、城市生活“服務員”。2022年以來,共成立以黨員快遞員為骨干的志愿服務隊21支,參與行業黨委“隨手公益”等志愿服務活動快遞員750余名。
開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快遞網點亮身份、亮標準、亮承諾;比服務、比規范、比業績;爭做先鋒快遞員、爭創先鋒快遞服務站的“三亮三比兩爭先”活動,推動全市郵政快遞服務網點“規范、提升、集中、整合”,通過黨組織引導企業互助、抱團取暖,保障快遞企業共生存、保運轉、謀發展,2022年快遞行業實現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191.32億元、增長8.14%,快遞服務滿意度位居全國前列。(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 通訊員 薛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