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銀川市選派423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組建286支工作隊開展駐村幫扶,指導村黨組織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截至去年底,該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4.6億元,超過百萬元的村占比64%。
自治區婦聯三級調研員陸少波2021年7月到賀蘭縣金貴鎮江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這個由拆遷失地村民和勞務移民組成的中心村,產業薄弱,收入低。陸少波調研發現,村里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務工,老人和家庭婦女居多,村民對發展產業有迫切需求。在他的協調下,江南村31棟溫棚拔地而起,由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共同種植辣椒、西紅柿等瓜果蔬菜,人均月收入提高了2500元。
“在選派之前,我們組織開展村情民意大調研,確保選得準、派得強,把最能打硬仗的干部選派到鄉村振興一線。”銀川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駐村干部已助推19個軟弱渙散村和53個重點移民安置村(社區)黨組織效能全面提升。自治區殘聯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何占科到永寧縣閩寧鎮玉海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村里沒產業,是典型的軟弱渙散村。找準癥結,何占科將目光鎖定到本村在外發展的優秀人才李小龍身上。李小龍在銀川某公司擔任經理,經過多方努力,何占科說服李小龍放棄高薪,回玉海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何占科和李小龍帶領村民嘗試種植大蔥、香芹、西紅柿等瓜果蔬菜,并引進企業示范種植黃秋葵等作物,以保底收購方式解決村民后顧之憂,走出了一條“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共富聯合發展路子。去年,玉海村一舉摘掉了軟弱渙散的帽子,由“后進村”變“先進村”。
西夏區審批服務管理局四級調研員郭鎖華被派往鎮北堡鎮鎮北堡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了解到鎮北堡村背靠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文旅資源,郭鎖華積極謀劃打造“向陽花海”網紅打卡點,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完備的影視道具租賃、場景搭建、外聯拍攝、群眾演員組織、餐飲住宿、文創旅游等配套產業。
截至目前,銀川市駐村干部立足村情民意精心謀劃,累計協調落實項目147個,爭取資金1.96億元,有效解決了一批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基礎設施建設、困難群眾基本保障服務等難題。 (記者 徐佳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