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涇源縣香水鎮卡子村經濟合作社,6棟“反光”牛棚引人注目。480多頭牛正在架滿單晶光伏板的牛棚頂下乘涼。
4月26日,香水鎮卡子村“出戶入園”和涇河社區光伏電站一體化項目已投入使用近半年。這是卡子村自2022年騰退苗木、產業轉型的新建項目之一。“利用牛棚頂上的空間設光伏組件,一方面給養殖園區負載供電,另一方面降低棚內溫度,一棚兩用,相當于給牛安裝了空調。”卡子村駐村第一書記禹曉源指著棚頂說。
光伏發電是清潔無污染的綠色能源,可以作為節能減排的有力抓手,對促進能源轉型、削減電力尖峰負荷、保障電力供應、促進綠色電力消費具有重要意義。自治區工信廳駐涇河社區工作隊隊員王龍說:“這個項目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與鄉村振興兩大戰略目標的重要舉措。”
作為涇源縣首個在牛棚棚頂建成的綠色能源項目,該項目不僅能夠提升農戶科學化養殖水平,促進全縣畜牧業及農業產業化縱深發展,還有利于發揮新能源產業在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降低用電成本、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中的重要作用。
項目實施后,吸引卡子村、惠臺村、米崗村等周邊群眾,進入園區規;、集約化、科學化養殖。“養殖散戶可用閑置牛棚發展庭院經濟,種植菌菇、木耳等,發揮最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示范效應。”禹曉源說。
涇源縣光照資源豐富,年日照2700小時以上,是太陽能發電的理想區域。今年3月以“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形式,與國家電網并網發電。平均每年可向電網提供96.94萬千瓦時。按照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26元計算,每年收益25.2萬元。按火力發電平均標準煤耗每千瓦時326克計算,平均每年可節約標煤354.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96噸,預計年銷售收入25萬元左右。
“這是自治區工信廳大力支持實施的首個10千伏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2023年,我們計劃在剩余屋頂和空閑地帶架設光伏電站二期,提升光電與公網的補給水平。做到賺錢、省錢兩不誤,致富、環保兩手抓。”涇源縣香水鎮黨委書記韓志杰說。記者 秦瑞杰 |